媒体人谈无缘世青赛或影响球员留洋 国青不敌沙特

Jin Sakai 首发 2025-02-24 14:46:04
关注

球天下2月24日讯 国青在对阵沙特的关键比赛中被绝杀,遗憾无缘世青赛。很多人将国青队的失利与球员是否留洋、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,但媒体人赵震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赵震认为,球员是否能够成功留洋,与其决心、计划以及实际经历密切相关,而不仅仅是世青赛成绩的体现。

国青

国青

赵震首先举例提到胡桑诺夫,指出他能成功走到今天,并非依赖于世青赛的成绩,而是由于他在白俄罗斯的经历。在欧洲,高水平球队更关注的是球员在低级别联赛中的表现,而不是一场或几场国际赛事的表现。球员的年龄、天赋以及他们是否具备适应欧洲足球环境的能力,才是决定他们能否成功留洋的关键因素。日本和韩国的球员普遍选择进入欧洲低级别联赛,通过不断积累经验,逐渐提高水平,最终实现质变。这种路径在东亚足球圈中已经形成了成功的典范。

然而,在中国,许多球员通过世青赛取得了足够的关注和市场价值,许多俱乐部甚至会为他们提供年薪百万以上的合同。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球员往往很难放弃这份稳定的薪水和舒适的环境,去面对欧洲低级别联赛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。赵震指出,尽管世青赛能帮助球员提高心理预期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适应海外足球的艰苦生活,尤其是那些选择去非五大联赛的球员,常常面临更大的困难。

赵震回忆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一些典型案例,提到了85年那批球员中,周海滨加盟了荷兰豪门埃因霍温,而当年相对不被看好的本田圭佑则选择了荷乙的文洛,最终本田凭借坚韧的性格和逐渐提升的表现,成功在欧洲站稳了脚跟。而周海滨虽然有着更高的天赋,但最终却未能在欧洲足球赛场上取得太大突破,最后早早回国。此外,蒿俊闵在沙尔克04虽然一度排在内田笃人前面,但由于适应困难,也很快选择回国发展。

赵震总结道,留洋并非一蹴而就,它需要球员具备坚定的决心、耐心以及面对挑战时的韧性。他引用了一句湖南话作为忠告:“要吃得苦,霸得蛮,耐得烦。”这句话精准概括了留洋生活的本质——艰辛、孤独和挑战。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性,很多球员可能会因无法承受孤独与困难而选择早早回国。

在赵震看来,留洋之路并非唯一的成功之道,球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来做出选择,而不是盲目追求“世青赛”的光环和海外发展。他强调,只有真正能坚持下来并经受住挑战的球员,才能在欧洲的赛场上实现自我超越。

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

推荐阅读 更多
最新文章 更多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