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:足协准入乱象何时了 欠薪依然是一道门槛
球天下12月2日讯 中国足球的准入制度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尤其是在涉及俱乐部欠薪问题时。尽管中国足协今年加强了对准入纪律的要求,提出“不再挽救个别俱乐部”这样强硬的言辞,但现实中的情况依然未见根本改变。问题的根源在于“工资确认表”这一制度。每年,各俱乐部都能通过签署这份表格“顺利过关”,即使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欠薪问题。虽然足协知道俱乐部在造假,但因为“大家心知肚明”,足协往往也采取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的态度。这种表面上的严厉,实际上无法解决根本问题。
中国足协
准入的难点,在于俱乐部往往能够通过造假手段让“工资确认表”看似合规,尤其是当球员在压力下被迫签字,或是由他人代签时。足协本可以通过银行转账记录来验证俱乐部是否真实支付薪水,但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却没有被采用,因为使用纸质确认表便能让俱乐部和足协都“心照不宣”地继续这种有违真实的操作。换句话说,足协和俱乐部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是高度一致的,俱乐部通过造假“过关”,足协也能避免剧烈的冲突和风险。
然而,这种表面上的“解决”最终只能是暂时的。中国足球深陷泥潭,欠薪问题早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。每年进入新赛季,足协和俱乐部相互推诿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球员的权益始终处于被侵害的状态,而解决欠薪问题的关键,就在于强化法律保障,杜绝俱乐部逃避责任的空间。
治本之策应当从法律层面着手,解决俱乐部注销后欠薪的追索问题。足协可以与司法部门合作,成立特别仲裁法庭,对已经注销俱乐部的欠薪进行追讨。这不仅能保障球员的权益,也能从制度上形成对欠薪行为的有效震慑。更重要的是,未来的俱乐部在面临金元泡沫带来的经济压力时,应该接受更加严格的财务监管,避免再次进入欠薪泥潭。
同时,对于金元时代遗留下来的欠薪问题,足协也应当考虑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,推动部分清偿,以缓解俱乐部的负担。而对于那些连球员薪水都无法支付的俱乐部,足协应当果断采取措施,终止其在职业联赛中的资格。治标的手段已经无济于事,唯有治本才能真正挽救中国足球的未来。
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
-
曝足协希望本月底前选出新帅 帅位已空缺4个月
APP阅读 阅读:10万+ -
中国足协回应VAR黑屏争议 并非设备故障
APP阅读 阅读:7.5万+ -
中国足协认定2例裁判错漏判 大连英博应该获得点球
APP阅读 阅读:3.2万+ -
足协评议平果队外援受伤判例 球员重伤住院
综合 2025-10-09 09:30 -
中国足协近3天面试主帅候选 国足计划下个月重组
综合 2025-10-04 16:39 -
中国足协认定3个判例存在错漏判 来自中甲和女超
综合 2025-10-02 13:42 -
媒体:足协选帅再演“肥皂剧” 卡纳瓦罗成为热门人选
综合 2025-10-01 09:53 -
韩乔生谈足协与卡纳瓦罗会谈 持悲观态度
综合 2025-09-29 14:27 -
曝足协希望卡纳瓦罗执教国足 评估多名人选
综合 2025-09-26 15:36 -
中足联“留洋”新政引争议 容易滋生暗箱操作
综合 2025-09-22 09:07